為什么取得ISO9000認證證書容易,實施起來卻那么不容易
|
賽學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進行質量管理培訓,我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我們將大家的心聲總結了幾段和大家分享:
在一個公司里,我相信沒有哪個老板不喜歡自己的產品質量好,只要能提升自己產品的質量;在原料、測試方面增加一些投入,我相信大多數老板都會很樂意。如果下面的人只是打個報告,說我們要買個測試儀之類的東西,這樣有時就顯得不實際,很難批下來。第一,你沒有給老板可以選擇的方案,第二,如果你提一些不適合公司現狀的要求,當然不可能批了。
但是在原則上,下面的員工為產品質量提出一些要求,是可以接受的;為產品質量,投入一些成本老板也可很愿意的。
在我們這種高速成長的小公司里,對于質量問題有一個處理原則:對現有的開發人員、現有的資源做一個合理的安排。比如根據現在公司的實際情況,要不要配置測試儀器、要不要搞ISO9001認證。很多管理方法在企業里過早的使用也是不好的,公司整個體系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時做返而對企業的發展有不少負面影響。
對于你們剛才談到的質量保證問題,我想首先要做到的是測試工作;測出質量問題后返工、修改產品設計。第二個層次就是監測過程,要保證在開發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做到這些雖不能解決所有產品質量問題,但最終生產出合格產品的概率會大很多;因這整個過程都在控制范圍之內。當然具體的測試方法我在這里就不想談了,每個公司都會有不同的測試方法,這只能靠自己去總結、積累。
我想請教一下,在我們企業現在這個階段,研發人員、測試人員、質保人員的比例應該是怎樣的?如果我想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管的話;那么我應該先建立那個體系呢?是測試方法重要呢,還是監控過程重要呢?要知道這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監控過程的實施是需要投入很多成本的,這需要公司的整體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比如搞ISO9001認證,那是需要進行流程組織的優化與變革,對相關流程進行全面的監控。
我們也有自己研發流程、采購流程。對于我們這樣企業在現階段是招幾個專業的質量保證人員,對產品產出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還是先建立一套測試體系呢?
如果只建立一套測試體系的話,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當測試發現問題后,對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應該如何處理呢?比如,曾經有一次原來設計的是輪尋方式,后來在測試中發現有問題,不得不要改為中斷。按要求這一千多塊電路板是應該報廢的,但是對于創業初期的企業這是幾乎不可能的,我們的唯一的辦法只能返工修改,在電路板上飛一根隱蔽的線把輪詢方式改為中繼方式來解決問題,雖然這種返工產品也是不符合嚴格的質量要求。
如果同樣的問題能在早期的過程監測中被發現,那么對公司、對我個人而言都是最好不過了。當時我們在早期測試過程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因為在小范圍內的測試中輪尋方式也是完全可行的,沒有任何問題,只有在系統中的大呼叫量的情況下這樣的問題才會顯現出來。我打算在公司里先建立一個好的測試體系,然后再去監測過程,逐步實現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對于我們這樣的小公司,剛才的那種說法,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們的產品現在就如同龍華雞與肯德基在早期競爭時一樣,龍華雞的口味好、口味獨特,很能吸引顧客,讓顧客喜歡。咸一點,淡一點顧客現在還沒有太在意,畢竟這是一個新東西,大家對它有一種好奇感;產品在全國展開,一下子就很受歡迎。我們現在的產品可能就處在這樣一個階段。市場整個被打開了,客戶都覺得很好。但是為什么最終龍華雞被肯德基打敗了呢,我們企業的產品如何繼續發展呢?
肯德基能持續的提供一致化的標準服務,能始終同一的提供同樣的美味。我們的目標是要把現在的產品賣上五年、十年,而且還要有更多的新型產品上市;那么就必須在這個階段建立一個完善的組織流程、質量管理體系、管理結構,才能保持長久不敗。
那么該如何去實現呢?在初步成功之后如何保持這種優勢,把握好公司發展的方向,走向更大的成功?這樣一個階段我想每一個公司都曾經歷過,那么我應該吸取那些經驗教訓、如何把握,才能讓企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上一篇:ISO9001培訓
下一篇:ISO9001認證 |